今日是:

  耳鸣的药物治疗(二)
  (3)抗惊厥药: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早有报道。普鲁卡因、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剂对神经轴突的介质传递有阻滞作用,使听觉传导径路的异常节律过度活动得到控制,达到治疗耳蜗或蜗后病变所致外周或中枢性耳鸣。这类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滞脑干内的多轴突系统,特别是网状结构,因此可用来治疗耳鸣。耳鸣常用口服药有酰胺咪嗪(卡马西平,tegretol),去氧苯比妥(扑痫酮,mysoline)和盐酸妥卡因碘(tocoinide)。Shea及Melding等在治疗前用利多卡因筛选,若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耳鸣好转,则一般疗效较好,若患者对利多卡因反应很小或无反应,则上述抗惊厥药物疗效一般较差或无效。其法为预先测定耳鸣的频率和响度,然后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注射用水5ml作静脉注射,10~30s内注射完毕,观察耳鸣是否暂时缓解。耳鸣响度降低20%以上者为阳性反应,服药有效。
  卡马西平的开始剂量为100mg,2/d,以后逐周增加剂量,每次增加100mg/d,至耳鸣缓解为度,一般不超过800~1000mg/d。有报道认为其有效率可达80%~90%。此药副作用,轻者出现头痛、头昏、嗜睡、复视、皮疹、共济失调和胃肠道反应等。一般减少剂量1~2周后均可自行消失,严重者有骨髓抑制,引起白细胞减少或肝功能损害,故长期服用时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。青光眼、心血管疾病、肝胆疾病和老年患者慎用此药。由于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对症治疗,停药后症状易复发,且有某些副作用,故只在其他治疗无效时试用。扑痫酮的效果和前者相似,而副作用较轻,扑痫酮通过肝脏分解成苯乙醛丙二酰胺(phenyl-ethylma-lonamide)和苯巴比妥,前者可加强后者的抗痉挛作用。开始剂量是250mg,1/d口服,第2周250mg,2/d。第3周250mg,3/d。以后维持在259mg,4/d。逐渐增加剂量时副作用很少。盐酸妥卡因碘是利多卡因酰胺的同类药物,口服半衰期大约11h。开始剂量是200mg,4/d。逐渐增加至600mg,4/d。Shea观察12例80%~98%耳鸣消失或减轻。一般患者对该药耐受力较强,用大剂量后常见的副作用有震颤、头晕、感觉异常、厌食、恶心、呕吐等,停药后很快消失,无永久性后患。

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